央行将要推出的数字货币是个啥?
“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,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。”
8月10日,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,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穆长春,宣布了这一爆炸性消息。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?又为什么说央行数字货币即将发布是爆炸性消息?
我们知道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,是英文“Digital Currency”(数字货币)的缩写,也就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。 顾名思义,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,属于央行负债,具有国家信用,与法定货币等值。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跟别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太一样,它的英文简称叫做“DC/EP”。
DC=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EP=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
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曾把央行数字货币喻为“金融科技皇冠上的明珠”。他说,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金融体系发展影响巨大。现在已经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全球数下来也就6个,分别是厄瓜多尔、突尼斯、塞内加尔、马绍尔群岛、乌拉圭、委内瑞拉;也有表示暂不考虑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,比如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日本,因为尚未看到好处;而中国的看法则一直都是,“计划推出”,当然,这个计划持续进行了5年。 自2014年以来,央行在数字货币研发上就已经动作频频,截至2019年8月4日,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申请了涉及数字货币的74项专利。 从去年开始,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就开始加班加点做开发,但在神秘的央行数字货币真正揭开面纱之前,我们还有很多疑惑。 比如中国将要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与之前引发热议的Libra,有什么不同?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发行,对我们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?我们的生活又将被如何改变?央行的数字货币和Facebook的Libra进行比较,两者大不相同。Libra建立在法币信用上,受到央行和金融机构的约束;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对法币进行技术升级——对原先的央行货币(M0)进行了数字化升级,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银行存款准备金和现钞的货币属性。
来源:吴晓波频道
补充阅读:
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和支付宝、微信不同,和其他的数字货币,像比特币、以太坊等等都不一样。
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以看成是银行账户的延伸,背后离不开银行体系;而比特币和以太坊又无法监管,币值不稳定,也不可能成为主流的稳定的流通货币。
既然央行数字货币和这两类数字货币都不一样,那该如何区别看待它呢?
首先,要摒弃偏见,正确认知。
不要由于早期出现了各种区块链骗局,就把所有的数字货币都妖魔化。
它是一种技术创新,这些技术是真实存在的,只是不同机构使用肯定是会产生不同作用。
近几年,经过一些政府机构和巨头公司的研究探索,已经可以说明数字货币是一种金融创新,并且得到了央行的认可。
所以,不要轻易相信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虚假报导,甚至卷入一些骗局。
中国的金融体系中,只有一个发钞机构,就是央行,只有它的货币受保护。
其次,要认识到央行数字货币币值是稳定的。无论采用的哪种技术路径,技术只是一种手段,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肯定是要保证金融体系稳定,那币值也肯定是稳定的。
所以,我们正常使用就好,不要对其囤积,也无法对其炒作。
最后,要学习相关知识以适应数字货币时代发展。
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是优化货币支付的各个环节,从而提高商业配套服务的效率,让企业的生产、销售、税务、贷款等等环节更加流畅更加高效,这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手段。